2025年3月15日,文学院党团工作站学生干部、星火志愿者协会成员赴西苑社区开展非遗工艺体验活动,为社区青少年儿童们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艺术之旅。
活动伊始,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丰富多样的图片展示,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螺钿工艺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内涵和制作流程。螺钿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,历史悠久,工艺复杂,其制作过程需要将贝壳、螺壳等材料精心打磨、切割,再镶嵌于器物表面,形成精美绝伦的图案。社区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,被这门古老技艺背后的智慧和匠心深深吸引。
在动手实践环节,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旅。他们小心翼翼地挑选着五彩斑斓的螺钿片,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将一片片螺钿精心镶嵌在准备好的底托上。有的同学选择了花朵图案,有的则构思出可爱的小动物形象,还有的同学大胆尝试抽象艺术,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。尽管过程中遇到了螺钿片不易粘贴、图案设计困难等问题,但同学们并没有气馁,而是相互交流、互相帮助,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,一步步克服困难。经过一番努力,一件件独具特色的螺钿作品逐渐成型。这些作品或精致小巧,或大气磅礴,每一件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。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,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。“我特别喜欢这次活动,原来贝壳还能变成这么漂亮的艺术品!我做的是一只蝴蝶,希望它能像真的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。” 一位社区孩子兴奋地说道。
此次非遗螺钿进社区活动,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种子。